专题栏目
实践研修行与思
姚遥:可以宽恕,不可忘却
 发表时间:2017-12-13 10:28:00 点击次数:0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19371213,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进城后,对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六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日军在疯狂杀戮的同时,还大肆奸淫妇女,进行大规模的抢劫、焚烧和破坏。据不完全的统计,集体屠杀中国军民19万余人,零散杀害居民仅收埋的尸体就达15万多具,被屠杀总数达30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对中国人而言不仅过与沉重更夹杂着仇恨与反思,这是一种复杂且难以言表的情感。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是中国人民乃至全民族灾难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2016年暑假,在学院的组织下,我和同事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身临其境的感受那段岁月,体会了战争给一个民族带来的深入骨髓的痛。 

  去之前,我自认为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可是当我走过雕像广场,眼前是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像,耳畔边是凝重低沉的音乐,我宛如行走在那段苦难的历史当中,泪水竟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了双眼。一组名为《逃难》的群雕,记录了一个个家庭在大屠杀中的悲惨经历:有无奈的知识分子临终前的挣扎,丈夫拖着被恶魔强奸的妻子艰难前行;有在恶魔飞机的轰炸声中,惊吓逃生的失去双亲的孤儿;有13岁的少年背着被炸死的奶奶,亡命逃难;有壮年的男子不离不弃地携着80岁的老母,赶快逃离这恶魔的血腥;有被污辱的少女,决意投河以死抗争;也有僧人在逃难路上,看到冤死的少年,为他抚平难以瞑目的双眼……这一尊尊雕像,全都有活生生的原型。驻足于一尊尊雕像前,我的内心充满了无以言状的悲怆! 

  广场的尽头,横着一面黑色大理石墙,墙上用11种文字反复书写着那串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数字:30000030万!仅仅只是刻在墙上的一个数字吗?不是,这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都是我们历经苦难的同胞!!我们也许无法记住、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这座墙上铭刻着的数字!大理石墙的一侧,立着灰暗的十字架,上面刻着“1937.12.13——1938.1对于南京而言,这期间的每一天,都如同人间地狱!!这座十字架下面铺着大量的鹅卵石,远远看上去如同遍地枯骨。站在这座巨大的十字下,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无声的控诉了日军开入南京后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暴行,整个参观的过程犹如经历了一次精神之旅。参观结束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是一名军事课教师,战争是我在课堂上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全世界共发生了14513场战争,没有战争的年代断断续续加起来只有32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5年到2003年的57年中,世界上又暴发了500多起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无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这些冷冰冰的数字的背后,是无数鲜活的生命的流血和牺牲。我们在课堂上给员工讲国防、讲国防历史,不是为了在青年人的心中播下仇恨的种子,而是要在他们的头脑中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 

  正如拉贝先生所说:“可以宽恕,但不可忘却”,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曾经的屈辱,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一代人肩上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我要把参观的所想、所感、所悟带到课堂上,与我的员工分享,让他们感受战争的残酷,让他们体会和平的珍贵。从而让他们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国家的民族复兴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以纪念馆中《逃难》系列雕像作者吴为山的一首诗作我文章的结尾: 

  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 

  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 

  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我祈求 

  我期望 

  古老民族的觉醒 

  ——精神的崛起!!!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658568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 丨 信息中心技术支持